遭受最嚴重虧損 從內部找原因
《長松組織系統》工具包——建設、優化人力資源系統的第一幫手!
5月15日,松下公布了2008年度(2008年4月1日~2009年3月31日)的財報,爆出了3790億日元的巨虧。這是松下1918年成立以來所遭遇的最大虧損。“收入跌幅之大、虧損來勢之猛,松下始料未及。”在松下中國工作十幾年的張仲文感受頗深。
由于平板電視、數碼相機、家用電器、半導體市場需求疲軟,松下各部門業績均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松下2008財年的銷售收入為7.77萬億日元,同比下降了14.4%;凈利潤僅為729億日元,下降86%。今年1-3月,松下虧損4443億日元,而去年同期松下凈利潤為616億日元。
松下計劃在2010年3月前,關閉全球40家生產,以減少1350億日元的支出。2010財年將會更加嚴峻,全球經濟衰退及需求下降和市場結構變化將對松下帶來巨大的影響。
松下在2001年由于IT產業泡沫的破滅曾經出現了一次虧損,但第二年馬上就實現了贏利。“2008年第一季度松下還是贏利的,但從第三季度就開始出現大面積的虧損,松下幾乎所有的產業和所有地區的業務都出現了虧損。”張仲文說。
不過,大坪社長并沒有過多地從國際金融危機等這些外部因素中去找原因,“甚至在這次會議上只字未提國際危機”(張仲文語),而把解決這次經營危機的注意力放在內部。
4月份在日本出差的張仲文注意到,松下各個事業部的員工在大坪社長的倡導下,學習松下創始人松下幸之助應對企業經營危機的思想,首先從企業內部尋找原因。其實,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松下的經營者都在研究怎樣擺脫經營危機。
以前松下都把最新產品先在日本市場銷售,其次才擴展到全球其他地區,而這次改革將徹底打破這一做法。全球同步銷售將成為松下新的商業模式。
在產業結構上,松下將積極向進軍,按照張仲文的說法,在新能源領域松下將重點做好創能、儲能和節能三項業務:創能是指燃料電池,儲能是太陽能電池,節能則是指樓宇和家庭的節能系統。而三者中,松下更好看太陽能電池,去年年底收購三洋也是意圖其太陽能電池方面的實力。
重構商業模式 推低價產品
大坪文雄改革最核心的部分是改變松下的高價形象。松下的高端定位與創始者松下幸之助的經營理念偏離甚遠,至少在中國市場上,松下一度遠離了大量中低收入消費者。
松下創始者松下幸之助的經營理念是讓廣大者都能買得起優質價廉的商品,這幾年的松下卻沒有做到。
不過,松下并不承認這是他們的過錯,“松下從本意上并不是想走高端路線,而是被中國企業和中國消費者推上去的。”張仲文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
實際上,當前中國家電市場環境與當初松下剛進中國的時候已經大不一樣,海信、長虹、康佳、海爾等中國本地企業擁有價格優勢。正是由于松下沒有把成本降下來而使產品價格高昂,并不完全是其產品被推到高端。
經歷了國際金融危機之后,大坪文雄社長在松下日本總部召開的“生產責任者會議”上明確提出了“最暢銷價格段”的經營理念。
按照松下中國總裁河野優的解釋是,松下將生產符合廣大消費者需求的多種價格層次的產品,而不僅是提供少數人需求的高價產品。
“松下者的初衷并不是要生產貴的商品,而是用低價賣大家買得起的商品,大坪社長的‘最暢銷價格段’正是回歸了這個理念。”河野優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