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開發第三條道路 讓高校本科生直接參與
采寫:南都記者 趙崇強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官方http://gcontent.oeeee.com/a/23/a23e104a0ea5fb7f/Blog/049/c163db.html
不久前深圳大學實習基地在北大青鳥深圳正式揭牌成立,深圳大學副系主任彭小剛博士和集團總經理金雨老師參加揭牌儀式。嘉華教育嘉華學校據了解,目前IT培訓機構與高校的合作辦學模式有三類:一類是與高校的遠程教育合作辦學,一類是與高校的自考教育合作辦學,還有一類是與高校的成人教育合作辦學。學生在學到技術的同時,畢業后又可以拿到相應的文憑,也就是所謂的“技能+學歷”教育。而此次深圳大學與北大青鳥深圳嘉華學校的合作不同于這三類,就此本報記者采訪了北大青鳥深圳嘉華學校金雨老師。
南方都市報:此次深圳大學與北大青鳥深圳嘉華學校的合作有何創新之處?
金雨:最大的不同就是嘉華的老師去給深大的本科學生上課,這也是合作的第一個項目,在高校引入培訓機構的優勢課程,第一期已經結束,據學生反映效果不錯。第二個項目是在嘉華學校設立實習基地,讓深大的學生來參與培訓機構的實訓項目。這兩個項目與以往IT培訓機構與高校的合作辦學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讓高校的本科生直接參與,不是遠程教育,不是自考,也不是成教。
南方都市報:高校為什么會引入IT培訓機構的課程?
金雨:IT培訓機構往往能在幾個月甚至幾天就調整教學內容以符合人才市場需求。如果有新設備發布,培訓即加入新內容。IT培訓機構發現了用人單位某種人才需求,才招生培訓定制培養,學員不用考慮就業問題。某些用人單位要求計算機專業畢業生會寫招投標的標書,目前沒有一個高校能開設這樣的課程,IT培訓機構能做到。
教學組織靈活。IT培訓機構對某個課程采取集中式教學,高校大部分課程都是分散式教學。很多的IT課程需要進行集中式教學,保證學員能夠集中對某個學習內容足夠地深入。例如,PHP動態網頁設計課程需要涉及網頁設計知識、編程知識、網絡知識、數據庫知識。高校組織教學時將這些知識點分布在幾個學期的課程中,由學生自行將這些知識聯系在一起,增加了學習的難度,不利于學習的深入。IT培訓將課程集中在短期內由教師幫助下形成知識體系。學員可協商學習時間,可安排在晚上、周末或其他有空余的時間,高校執行嚴格的課程表,學生一旦不執行將接受學校嚴厲的處罰。(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網)
教師實踐經驗豐富。在IT培訓任職的教師實踐經驗豐富,在行業內有著多年的從業經驗,除了教學任務外還主持大量的實際工程項目,實踐中對IT的技術要求十分了解。IT業技術,經驗極為重要。由于教育體制問題,IT工作經驗豐富的人才無法進入高校,導致高校在這部分人才短缺。即使有此類人才進入高校,沒有大量的工程實踐,很快就變成“落伍經驗”,因為IT知識更新太快。(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網)
南方都市報:IT培訓機構與高校的合作辦學有哪些要點?
金雨:高校教育引入IT培訓模式應針對IT培訓的優劣勢,注意揚長避短,不是所有的IT課程適合培訓模式,實訓類和實踐類課程適合這種機制。理論課程是高校相對IT培訓的強項,無需引入。引入的目的是提高學生就業的綜合競爭實力,不是以營利為目的。(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網)
傳統的管理意識導致高校不允許或者不鼓勵教師兼職。高校應該鼓勵IT類實踐和 實訓課程的教師參加IT培訓,參與軟硬件的研發,最好到IT企業中兼職。
采用與IT培訓類似的教學組織方式,學生有事可請假可以事后補課。實驗課程時間可長可短以適應課程的要求。傳統的課時安排方法每周固定課時,沒有根據實驗課程的要求定制。課程的研發應緊跟市場需求,甚至應有一定的前瞻性,學生經過學習此類實訓課程后能夠勝任這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