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361°:技術復興成為不斷刷屏信息的核心主旨
2015-02-04 11:30:25
來源:
[導讀] 不論是百度361合作的兒童智能鞋,還是微軟的全息投影設備HoloLens,都在從不同的角度展示互聯網巨頭在創新技術上的最新突破。都在告訴我們
不論是百度361合作的兒童智能鞋,還是微軟的全息投影設備HoloLens,都在從不同的角度展示互聯網巨頭在創新技術上的最新突破。都在告訴我們技術復興成為不斷刷屏信息的核心主旨。微軟是從指尖開始,將HoloLens作為微軟第三次轉型的殺手锏,通過手勢、語音技術來實現全息影像的“連接”詮釋。
而百度則是從足下開始,實現大數據、云端技術以及LBS技術的再次融合創新,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將百度“連接人與服務”野心暴露無遺。同為連接,巨頭之間卻有不同的思考。如何說?
如何連接一切?
從商業角度看,連接是所有生意的關鍵。買,是連接所需;賣,是連接所求。生意追求利益的宗旨永遠不變,不過支撐連接,并且將其拓展至無所不能的內涵卻在不斷變化。《連線》雜志主編克里斯安德森曾提過一個概念,即“Web已死,Internet永生”,這可能是連接一切最早的雛形。
簡單而言,有三個要素在關鍵影響連接:媒介、場景、技術。媒介,無需多言。最重要的是,我們早已看到從PC連接,到無所不在的移動連接,到如今的人工智能連接階段,這其中人們獲得的內容也呈現億兆以上的變化。而場景,則是從單向的買賣,向雙向溝通進化。例如,在5年前我們搜索信息,搜索引擎只會生硬的反饋單點信息。
而今,百度的實踐證明,它已經可以通過智能搜索機制,提供更多你無法用語言正確描述的需求。至于技術,顯然成為媒介、和場景最為內核的連接要素。微軟將全息技術作為連接人與商務場景的最新橋梁;而百度則將創新技術作為底層DNA輸出,讓其他好的產品與服務寄生于自己的技術平臺之上,這樣可以簡化自己的業務線,把連接點放到最大。同時,當寄生于平臺上的產品與服務發展到一定規模時,還可以不斷延伸。這一平衡術的結果就是,連接一切,生生不息。
連接背后的生態是如何煉成的?
當一個平臺擁有“連接”的可能性時,就開始形成堪比小國度的生態系統了。抽象百度所有產品線,你會發現其連接一切的背后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其以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為中心,以搜索、地圖、輸入法、應用分發等一切為節點,通過節點為用戶指定個性化的數據庫,讓服務前置。
這里,不妨以361兒童智能鞋為例。從目前的產品合作模式上看,361的角色是專注產品,并且提供銷售端的數據,為大數據實驗室提供數據支撐。而百度則是專注技術、數據,通過全面開放百度的大數據、LBS、百度云等技術,為智能鞋提供更多功能體驗,如防丟功能。防丟定位功能只是初級目標,目前技術給予了更多層想像空間:
第一層,建立幼兒云端檔案,通過智能鞋來獲取包括孩子的體重、孩子走路姿勢的矯正、孩子健康數據都可以通過一個有效的數字平臺整合處理后,推薦給家長,建立一個關于孩子成長和健康的數字檔案。
第二層,融合銷售端數據與百度平臺大數據,以及未來可能的社交大數據,將打一個連接智能終端的綜合性數字平臺,并有可能帶來銷售渠道的革命性變化。
如此看來,百度基于技術開放的平臺策略,最基本的核心就是“借力發力”。借力此方謀求轉型的傳統企業,通過他們早已在商業社會中深厚的消費者市場,通過最少三層金字塔能力的打造,使得“連接人與服務”更加成熟完善。
而這顯然是一個具備良性發展的商業模式。在這個生態中,連接的節點與中心相互之間有邏輯、有上下級,卻又相互交織、聯動,但繁雜卻不凌亂,就拿其連接服務來說,其地圖、搜索、團購,甚至是直達號彼此都可以作為節點,作為用戶入口,但又可以相互聯動做這一領域的連接中心。另外一點,就是關于企業生態系統本身。
這些是在告訴我們,未來企業的競爭將不再是單一的產品,而將是技術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