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微軟在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領域腳步慢了些,然而,微軟在云計算進入中國方面卻十分精明,其中很重要的是其騰云駕霧的兩件寶——Azure及Office365。
一、兩件寶由測試轉向商用
微軟發展了這么多年,手中寶貝眾多。過去人們眼中微軟最大的寶貝是Windows和Office,不過在云計算時代來臨后,微軟暗地里打造了多款新寶貝,我認為其中最重要的是微軟的公有云平臺MicrosoftAzure及Office365云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微軟在2014年3月及4月分別宣布,MicrosoftAzure及Office365結束公測進行正式商用,這不僅表明微軟將云計算落到實處,也表明微微初步找到了新的贏利模式轉型——從過去的軟件銷售收入轉向云平臺的收費。
如果說過去若干年,微軟由于反應稍慢錯過了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的許多機會,那么這次微軟的腦子是比較清醒的——云計算時代決不能落在后面,這也許對微軟生死攸關。
準確地講,微軟在云計算方面走在前面的是行動而非理念。要知道,在Office云服務方面,谷歌先行一步,但在大面積商用方面微軟則當仁不讓。在公有云方面,亞馬遜的AWS捷足先登,但在中國的落地方面微軟則表現得更堅決、更迅速。
或許是因為從比爾?蓋茨開始,微軟就比其他國外公司相對更懂中國。想想看,微軟在Office365商用發布會上用的“中國云?中國夢”的口號,哪個外國公司會想到這一點?再想想看,根據有關政策,大陸的云數據中心不能離岸,微軟則找到世紀互聯公司率先滿足這一要求,力度不可謂不大,速度不可為不快。相比而言,亞馬遜將可能會因為行動遲緩而后悔。
二、Azure助微軟騰云駕霧
說到微軟云計算時代的兩件寶貝,除了它們比別的公司更早將云計算落地之外,許多人可能更關心其究竟有沒有打動用戶及打開市場的潛力。
先看Microsoft Azure。Microsoft Azure被認為是最接地氣的國際級公有云,目前在世界500強企業中,由超過55%采用了Microsoft Azure,微軟聲稱其為目前市場上唯一一個能夠同時提供Microsoft Azure公有云、企業自建私有云,以及二者無縫連接的供應商。
據悉,落地中國的Windows Azure自開放公測以來,已經有2000多個客戶在使用Windows Azure平臺,其中,還包括70多家企業級客戶,其中有上海西班牙中心、CNTV、藍港在線、可口可樂、藍汛ChinaCache、嘀嘀打車、PPTV、觀致汽車、人人網經緯名片通、北京渲染平臺、金蝶、云角信息、光明網、云和軟件、華勝天成及文思海輝等。
在70多家企業客戶中,可口可樂在線上推出數字營銷市場推廣活動,一天就吸引幾百萬用戶登錄應用。此外,在雙十一活動中,樂蜂網、走秀網等電商企業也通過微軟WindowsAzure公有云的系統資源和存儲資源,應對了雙十一流量激增、爆發式交易等需求。
最近參加IT時代周刊組織的“走進微軟”活動中,走訪了微軟中國及世紀互聯,發現最讓他們自豪的Azure應用案例或許是CNTV的春晚直播。CNTV為了應對春晚流量的增加,以往采購服務器、租用帶寬是必備的工作,但是從立項、采購到實施,往往需要3個月的時間。而這一次只用了2天就完成了這個部分的技術準備工作。更重要的是,因為采用WindowsAzure靈活的可擴展能力,特別是可以按需付費,CNTV春晚直播成本節約達90%。
三、Office365助微軟騰云駕霧
再看Office365。Office365也許是比較好地詮釋微軟最近提出的“云優先,移動優先”口號的一款產品,它不僅注意符合中國關心云數據中心不離岸的要求(同樣找了世紀互聯在中國落地),而且還在另外一些方面體現了與過去Office使用上的不同。
第一,無需基礎設施投入。這是云計算時代企業需要更新的軟件使用理念,其對于用戶來說是巨大優勢。作為一種SaaS(軟件即服務)模式,用戶在無需投入基礎設施的情況下就可以享用Office365的功能,這無疑是成本的降低。
第二,辦公綜合功能的整合拓展。Office365不僅是過去的辦公自動化組件,它還包括了即時通訊、企業社交、商業智能、電話和視頻會議以及協同協作等服務,企業可以實現整體快速部署,這兩樣可以節省成本,滿足范圍更廣泛的辦公需求。如果都使用微軟的服務,則可能用過去6%的投入完成過去60%的功能。
第三,按需及按規模付費。在SaaS(軟件即服務)模式下,軟件不是一次性大量投入經費,而是根據所需要的功能及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規模來定。當然,不同規模企業的Office365功能提供時所需要的后臺性能是不一樣的,這個需要企業有一定的認識,即規模越大,平均每員工成本可能會有所提升。
四、兩件寶銷售策略之我見
關于上述微軟騰云駕霧兩件寶(MicrosoftAzure及Office365),筆者在與微軟中國及世紀互聯等公司交流中,提出了相關的建議,多數也獲得了他們的認可。
第一,加強產品解讀力度。我不認為,現在許多企業或個人都一下子明白云計算時代下軟件及平臺的使用模式,這個需要解釋、引導及市場培育。同時,對于具體每一個產品,還是建議要從用戶角度去解釋其優勢及為用戶帶來的好處,而并不是從微軟自身角度講問題。
第二,提供Office365更多付費選擇。我覺得,在當今最先進的銷售策略中,通常是免費與付費版本同時發布,為此我建議微軟可以提供三種Office365版本:第一種現在的付費(40多元)版本,第二種將現有的免費版本由只讀改為讀寫均可的簡版,第三種是比第二種功能更豐富但比第一種功能要少的版本,建議價格是第一種的一半左右。
第三,提供更細的需求組合。既然是按需付費,則應該給用戶更多的定制選擇,而不是將一些功能打包在一起給用戶。更多的組合可能,才可能更好地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整體的投入成本效率才會更高。
第四,調整Office365的價格策略。雖然,我杞人憂天地在上面幫微軟做了解釋(Office365使用企業的“規模越大,平均每員工成本可能會有所提升”),但我認為微軟仍然可能將這個說法反過來,即企業“員工越多,平均使用成本越低”,因為這是起碼的用戶感受,必須加以重視。
總之,以上分析了微軟的兩件寶貝(MicrosoftAzure及Office365)的發展情況、功能及銷售策略,供業內參考。我更希望——云計算時代到來后,互聯網世界會有更多的寶貝讓更多的企業及個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