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在給定的主機上能識別多個目的地址,同時允許多個應用程序在同一臺主機上工作并能獨立地進行數據報的發送和接收,設計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使用UDP協議包括:TFTP、SNMP、NFS、DNS
UDP使用底層的互聯網協議來傳送報文,同IP一樣提供不可靠的無連接數據報傳輸服務。它不提供報文到達確認、排序、及流量控制等功能。
2、UDP的報報文格式
每個UDP報文分UDP報頭和UDP數據區兩部分。報頭由四個16位長(8字節)字段組成,分別說明該報文的源端口、目的端口、報文長度以及校驗和。
3、UDP協議的分層與封裝
在TCP/IP協議層次模型中,UDP位于IP層之上。應用程序訪問UDP層然后使用IP層傳送數據報。IP層的報頭指明了源主機和目的主機地址,而UDP層的報頭指明了主機上的源端口和目的端口。
4、UDP的復用、分解與端口
UDP軟件應用程序之間的復用與分解都要通過端口機制來實現。每個應用程序在發送數據報之前必須與操作系統協商以獲得協議端口和相應的端口號。
UDP分解操作:從IP層接收了數據報之后,根據UDP的目的端口號進行分解操作。
UDP端口號指定有兩種方式:由管理機構指定的為著名端口和動態綁定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