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我定位是關鍵
一般而言,影響自我定位有如下因素:其一是職業定位模糊。由于是初次擇業,大多人都抱著“邊走邊瞧,邊走 邊跳,走一步,算一步”的想法,沒有認真想一想自己的職業定位問題,也沒有一個職業生涯規劃。其二是不能正確地評價自己。有的人在擇業過程中總是過高地估 價自己,自我定位過高――工資看外企、職位看白領、單位看名氣、環境看氣派,因此總是找不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就業崗位,到最后反而“嫁不出去”。其三是社會 因素的干擾。―些人往往受親朋好友的影響較大,自己明明已看好某個職位,該職業也較符合自己的綜合能力,可周圍的親友一有反對之聲,自己就開始動搖了。現 實生活中存在的社會職位競爭的不公平、操作的不規范現象,也常常使之感到很迷茫,找不準位置,看不清方向。其四是心理素質不過硬,剛出社會的我們沒有完全 適應這種變革,在職業定位時往往為心理因素左右,因此很準做出理性的選擇,在擇業中或盲目從眾,或消極逆反;不是過于自尊,就是過于自卑,凡此種種,都會 對自考畢業生順利就業形成巨大的障礙。
因此,在選擇職業的過程中,首先要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好自己的職業定位,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其 次,要根據自己的專業、技能、綜合能力和社會用人單位的要求,確定自己的職業定位;另外,還要排除各種外界干擾,如果自己和用人單位彼此都很滿意,就應該 早做決斷。盡快簽訂就業協議;再者,就業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往往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這就要求我們努力培養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勇敢地迎接選擇未 來生活的種種挑戰。
二、準確把握自身優勢
簡單的說就是把自己的優點放大,揚長避短。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要勤奮、上進、積 極。都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老板也是一樣的心理。要想得到老板的認可,那就必須有讓他欣賞你的地方。這就是要靠自己把握住那個度。什么時候 該積極,什么時候該沉默,什么時候該講什么樣的話,做什么樣的事。
三、努力克服心理弱點
一是自愧不如的心理。二是依賴心理。三是猶豫不決的心理。四是自視過高心理。
在 求職時,過高地估計自己,這個單位瞧不上,那個單位也不遂心,而用人單位對這種缺乏自矢口之明、自視清高畢業生要想使自己在擇業競爭中保持良好的競技狀 態,自如地應付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必須做好各種思想準備、心理準備,增強心理的承受力,不要一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自暴自棄。要知道,在擇業中遇到挫折是 很正常的事情,應該把挫折看成是鍛煉意志、增強能力的機會,放下思想包袱,認真找尋失敗的原因。求職擇業的過程,是一個全面展示自己的過程,必須努力完善 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質,要有展示自己才華的勇氣。作為一名畢業生,要堅持自尊、自信、自立。在心理要有自信心,要相信自己一樣有實力,要敢于競爭,克服 自卑、膽小、怯懦等不良心理狀態。 另外,為了適應未來職業的變化,畢業生還應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新技能,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更新自己的知識與技能,這樣才能保證自己不被職業淘 汰。
在我看來,年齡小,沒經驗,學歷低并不是決定你是否高就業,高薪資。只要你有那個心,只要你相信自己能做到,相信自己能做好,沒有什么 是不可以的,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一開始就不要把什么都想的太過完美,要求太過高,只有先體會到苦了,才能知道所謂的“苦盡甘來”的幸福。經驗,人生,都 是日積月累、積少成多的。我們要把目光放得長遠些,這樣才能看得高走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