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分工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的今天,退役軍人社會化問題已轉化為二次專業化問題。退伍即入學,培訓后就業,大力開展退役士兵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工作,使退役軍人社會化的難題迎刃而解。為確保這一工作有序推進,各地普遍建立了黨委、政府統一領導,民政部門牽頭,教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財政、農林等相關部門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
這是一項暖心工程,也是一項系統工程。老兵退伍前,各部隊和地方政府部門就開始進行宣傳動員,引導退役士兵轉變就業觀念,營造全社會重視、關心、支持退役士兵就業的良好氛圍。老兵返鄉后,教育培訓機制立即啟動:民政部門負責統籌、組織、協調培訓工作;教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制定培訓計劃、教學管理、考試考核、鑒定發證以及推薦就業等工作;財政部門負責培訓經費的安排和管理……
從脫下軍裝到穿上工裝,每一名退役士兵在完成人生角色轉換的背后,凝聚了多少部門、多少人的心血。點滴之中,彰顯了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對人民軍隊的深厚感情。無論如何,退役士兵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發展的專業對未來的工作和生活都非常重要,嘉華職業教育旗下北大青鳥深圳嘉華校區、東莞金碼校區、深圳金蛛校區聯袂普及IT教育,分別從軟件開發、網絡安全、網絡營銷師等專業入手,面向所有退役士兵,提供時下最熱門的IT技能培訓。
開展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提供技術、技能、經驗、就業一站式的培訓體系,讓退伍士兵從脫下軍裝到穿上西裝,順利完成就業承接。一系列新政策、新措施的出臺,促進了退役士兵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工作的有序推進。
調查表明,近年,廣東、江蘇、重慶的退役士兵經過培訓,自謀職業率分別達到92%、91%、88%。僅江蘇,就有9900人經過短期培訓后找到了滿意的工作……
退役士兵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工作在全國各地的逐步展開,再一次彰顯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展示了科學發展的魅力,昭示了軍民融合式發展道路的廣闊前景。
實踐表明:開展退役士兵教育培訓工作利國利軍利民。
嘉華職業教育通過“IT面對面”、“IT技術公益大講堂”等免費試學活動,推廣IT技術,使越來越多的退伍士兵除了“保安、司機、銷售”之外有更多更好更具技術含量和發展前景的職業選擇。從一系列免費職業規劃、專業測試到免費試學,使退役士兵在職業規劃師的幫助下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通過線上的素質測試和試學活動體驗專業技術課程,并通過與老師一對一的交流,確定發展方向再報名學習。從學習到就業,除了專業技術、項目實訓、案例分享、COT教學,還有許多的團隊拓展訓練,鍛造合格“職業人”。
在嘉華就讀的學員,不少尚未畢業就被企業提前“預定”。 在這里,退役士兵將邁出從“最可愛的人”向現代社會“最有用的人”的轉型步伐。